过去的十年,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从3G问世,到4G的普及,现在处于4G时代转向5G的关口,5G万物物联时代马上到来。手机将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大脑,可以实时连接和控制其它所有可联网设备,比如汽车、空调、冰箱、热水器、电脑、摄像头、打印机等等。
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行业市场逐渐达到饱和,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消费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质量红利时代到来。在外需和内需的推动下,市场步入精细化运营期,针对不同垂直人群的细分市场应运而生。
一、互联网竞争战场转移,垂直群体市场巨大空间将成为企业关注重点
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其整体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互联网巨头企业也积极推进生态化发展,面对目前的竞争环境,各企业开始转移竞争战场,而垂直群体市场则成为竞争焦点。
二、互联网延伸群体经济服务边界,未来往全维度全场景方向发展
互联网的应用是各类群体经济近年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线上平台服务区域和效率都较纯线下机构更为突出,且能够延伸出更多业务类型。但目前各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线上平台在线下开展更多推广活动和服务展示,线下机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未来群体经济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全场景发展的趋势将更加突出,同时在渠道、宣发、衍生等维度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高速普及进程中,智能手机和PC等硬件设备渗透率达到高位,等硬件设备渗透率达到高位,IT革新浪潮兴起。从计算机行业整体发展周期来看,软件和硬件创新互相依存,通常以硬件创新为先导,达到瓶颈之后软件创新兴起。
随着5G的到来。预计2021年以后集中放量,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企业将迎来脱颖而出和弯道超车的机会。5G将率先应用在视频内容消费、产业互联网、远程诊断、物联网、车联网等方面变革用户使用场景。
我国如今很多三四五线城市的人群都开始用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络也逐步进入乡镇等多地开始普及。目前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设备达到6.18亿,占整体54.7% 互联网同比增量最大10款应用中的9款,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增量均大过一二线城市增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8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9亿,增长率达到2.7%,预计2020年中国网民数量将突破10亿人。我国目前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11亿,2018全年净增仅4600万,同比增速已放缓至5%以下。
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将来的主战场不是在PC,而是在移动设备上。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大家都习惯通过智能手机去完成一切。研究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的目的是把握社会信息时代的脚步,寻求适应时代发展得更好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以及资料搜集来认识中国乃至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总结得出移动互联网自面世以来发展至今已处于高潮阶段,为适应其在商业经济、信息交流以及社会文化方面带来的变化,推动信息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未来是非常必要的。